
【黨史學習】平型關大捷
編輯:admin 時間:2023-09-26 05:28
1937年9月25日,八路軍于平型關首戰告捷。平型關大捷是八路軍首次集中較大兵力對日軍進行的一次成功的伏擊戰,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極大地增強了全國軍民的抗戰信心,提高了共產黨和八路軍的威望,并贏得了國際輿論的稱贊和好評。
眾所周知,八路軍挺進華北作戰取得第一次大勝利是平型關戰斗。1937年9月中旬,為了配合第二戰區國民黨軍作戰,阻滯日軍的攻勢,八路軍總部命令第115師進至山西靈丘的平型關以西大營鎮待命。9月20日,日軍第5師團第21旅團一部占領靈丘縣城,并繼續向平型關進犯。23日,第115師決定利用平型關東北的有利地形,以伏擊手段殲滅由靈丘向平型關進犯的日軍,配合國民黨軍長城以內的防御作戰。
25日晨,日軍第5師團第21旅團一部和大批輜重車輛,沿靈丘至平型關公路西進。7時許,全部進入第115師設伏地域,第115師立即抓住有利戰機,突然發起攻擊,乘勢將日軍壓迫于平型關附近的山谷之中。日軍在飛機掩護下瘋狂反撲,企圖突圍,八路軍與之展開白刃格斗,激戰至13時許將被圍日軍全部殲滅。
此戰共殲滅日軍一千余人,擊毀汽車百余輛、馬車兩百輛及其他大批軍用物資。平型關戰斗沉重打擊了侵華日軍的囂張氣焰,振奮了全國的民心士氣,提高了中國共產黨和八路軍的聲威。
參加平型關戰斗的八路軍第115師有第343旅兩個團、第344旅一個團約6000人(當時八路軍每師兩旅,每旅兩團)。進入第115師伏擊圈的日軍部隊有兩部分,即新莊淳中佐率領的第六兵站汽車隊約500余人,橋本中佐臨時指揮的輜重大車隊近600人。進入伏擊圈的日軍被壓縮包圍在兩山之間的山谷里,因為兩支日軍是汽車隊和輜重大車隊,因而不全是戰斗人員,但仍顯示出很強的戰斗力,敵我雙方激戰6小時才解決戰斗。
平型關戰斗是典型的伏擊戰,八路軍占據了絕對有利的地形,但在戰斗中仍付出重大犧牲。日軍第六兵站汽車隊四五百人與八路軍第343旅第686團反復爭奪老爺廟高地,該團第3營第9連140人只幸存10余人,連排干部全部犧牲。副團長楊勇、營長鄧克明身負重傷。
有參戰者回憶:“戰斗打響后,第一批傷員約有五六十人于中午過后不久便運抵師救護所。”“全部收轉工作持續了四五天。前后共收轉了約八九百人。此外我方在戰場上陣亡約二百余人;輕傷能隨團隊活動,不需轉到后方醫院治療的傷員約三四百人。這樣,戰斗中我軍全部傷亡約一千五百余人。”這場戰斗的殘酷由此可見一斑。
來源:學習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