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門現代化農業產業園建設專題培訓班成功舉辦
編輯:武漢大學 時間:2019-09-04 14:04
20日,國家現代農業工業園區建設培訓班在江門開幕。培訓班邀請權威專家和學者就發展背景、概念特征、目標和任務、實踐經驗、支持系統等向學員講課?,F代農業公園。來自全國現代農業園區的近200名相關領導參加了培訓課程。
在培訓過程中,農業和農村部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張輝認為,現代農業產業園應該履行“四大職責”,即承擔農村產業繁榮的主力軍責任,首先探索農業和農村的現代化,然后發揮增長極的作用,成為振興農村產業的主導和驅動區。我們要擔負起成為優質農業發展先鋒的責任,努力成為優質農業、綠色農業和品牌農業的領導者和先鋒,成為優質農業發展的核心示范區。有必要承擔起探索和連接城鄉一體化發展道路的責任,使現代城市元素能夠通過工業園區流向農村。同時,探索和建立城鄉一體化發展的價值體系,使農村綠色產品和農耕文化能夠進入城市,成為城鄉一體化發展的第一個探索領域。要擔負起縣域經濟發展的增長極責任,努力實現四個“協調推進”,把整個農業產業鏈留在縣鄉,培育新的發展動力,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新增長極,實現財政收入和農民收入的雙重提升。
張輝表示,當前現代農業工業園區建設取得一定成效,主導產業發展有新進展,技術裝備一體化有新進展,產業一體化有新成果,綠色發展有新模式,農牧結合模式有新探索。
中國農業大學農業規劃科學研究所所長張天柱說,現代農業工業園區健康發展有八大經驗。主要領導高度重視并成立管理委員會,科學制定發展戰略規劃,形成政策支持,建立“政府、行業、研究、應用”機制,選擇好技術進步路線,搞好國內外市場,培育新的經營主體,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市場主導作用。
從未來發展趨勢來看,張天柱認為現代農業科技是現代農業園區發展的最重要驅動力,“農業+”是一種重要的發展模式。提升園區科技支撐能力的主要途徑包括加強產學研合作、加強技術團隊培訓、建立制度、整合社會力量應對關鍵技術、建立穩定的國際交流機制、跨行業引進先進技術、完善市場體系和利益機制。
廣東省農業和農村事務部和五個工業園區也對培訓課程進行了個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