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義縣千名“紅領新青年”活躍非公企業
編輯:武漢大學 時間:2019-08-30 11:15
“紅領新青年培訓開拓了我的視野,我要把一些新理念和自己的‘絕活’教給身邊的員工,讓大家一起成長。”8月26日,在浙江圣雪休閑用品有限公司的車間里,非公企業“紅領新青年”第一期學員金航雕正給一班員工上課。結業以來,金航雕每月組織員工開展安全生產、急救知識、車間管理等各類培訓。

今年初,武義縣委兩新工委、團縣委聯合啟動非公企業“紅領新青年”培育工程,通過“選、育、用”人才培養工作機制,在全縣非公領域培育千名“紅領新青年”,著力打造一個組織放心、企業認可、群眾滿意、技能突出的武義企業青年紅領人才方陣。“企業參與市場競爭,核心其實是青年人才的競爭。我們面向非公企業培育青年人才,目的就是助力企業優化人才結構、建強骨干隊伍。”武義縣委兩新工委負責人說。
武義縣確定兩類青年作為“非公企業紅領新青年”重點培養對象:由團縣委在縣域企業職工中廣泛排摸,掌握綜合素質好、口碑好、有潛力的優秀團員青年;各鄉鎮街道結合“覆蓋百日攻堅”行動,摸排一批在企業擔任中層骨干、在崗位上表現較好的優秀黨員青年,為能力強、會做事的青年打通上升通道。以集中培訓、實踐鍛煉、聯系幫扶等形式,開展黨的知識、農林技術、生產管理、網絡銷售、工商金融等理論培訓,計劃通過3年時間,培育1000名企業有志青年。據統計,該培訓目前已舉辦3期,結業200名非公企業青年中,有32名走上了企業中層崗位。
“培訓專家團結合非公企業實際量身定制的團隊建設、企業管理等課程給了我不少啟發。”5年前從父輩手里接手企業的武義君爵門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胡曉鵬說,7月份,他帶著公司里的幾名員工參加了“紅領新青年”第三期培訓,感覺收益很大。這種政府為企業搭臺,幫助企業應對挑戰、紓困解難的舉措,為企業加快后備人才隊伍儲備、探索轉型指引了方向,這也是武義一流營商環境的體現。
為推進政企合作,武義還擇優選派“紅領新青年”學員到縣機關經濟部門實踐鍛煉,讓他們參與到單位重點工作的組織實施和重大問題的研究謀劃。明招印業的何盼到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實踐后,很快掌握了企業品牌商標申報及企業標準制定等知識。浙江惠美工貿有限公司呂巧真通過赴縣環保局,組建了惠美環保黨員義務宣傳隊,積極開展環保政策宣傳及解讀,深受周邊企業歡迎。
“紅領新青年”培育助推下,武義一批有思想、有知識、能助力企業發展的優秀青年脫穎而出。武義中正食品檢測有限公司青年人才孫彬,帶領團隊攻堅克難,獲得了CMA中國計量認證證書,推動企業成為武義首家通過省計量認證的第三方食品檢測公司。浙江鉑動工貿有限公司青年黨員范成強,致力于研究車間低壓水霧冷卻效率提升項目,使公司鑄造車間制造成本降低7%,為公司每年減少成本200余萬元。
武義還把“非公企業紅領新青年”培訓計劃,作為優秀青年入黨教育培養的重要平臺,縣內兩新組織發展黨員指標向優秀紅領青年傾斜,實行指標單列,暢通優秀青年入黨渠道。目前,結業的200名非公企業青年中,已有46名遞交入黨申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