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區建設的指導思想以及社區建設的目標簡述
編輯:武漢大學 時間:2019-08-05 13:49
一、社區建設的指導思想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抓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以發展社區服務為龍頭,以方便群眾生活、提高居民生活質量為宗旨,進一步整合社區規模,健全管理體制,完善工作機制,強化服務保障,推進基層民主,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區建設健康發展。
二、社區建設的基本目標:
1.適應城市現代化要求,加強社區黨組織和社區居民自治組織建設,建立以地域特色和身份為紐帶的新型社區,構建新型社區組織體系。
2.以拓展社區服務為先導,不斷豐富社區建設內容,增加服務開發項目,推進社區服務網絡化和產業化,努力提高居民生活質量,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
3.加強社區管理,理順社區關系,完善社區功能,改革城市基層管理體制,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社區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
4.堅持政府引導和社會參與相結合,充分發揮社區力量,合理配置社區資源,大力發展社區事業,不斷提高居民素質和全社區文明水平,努力建設管理有序、服務完善、環境優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際關系和諧的新型現代社區。
三、社區建設的最終目標:
社區建設的基本目標是建設管理有序、服務完善、文明祥和的社會生活社區,不斷提高社區成員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
管理有序。社區黨組織、居民自治組織和社區社會組織有明確的職責和完善的制度來有效開展工作和活動。民主協商機制、沖突和糾紛調解機制、共建機制、輿情和輿論反映機制等。完美而協調。
服務完善。主要是社區服務功能完善,服務體系、機制完善,服務質量較好,能夠滿足社區居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求。
文明祥和。是社區學習氛圍豐富,文化生活豐富;鄰里誠信、友誼、團結和互助;家庭和諧幸福,相互尊重和愛;居民知榮辱,熱愛家園,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