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黨史學習】 中國共產黨延安歷史——結束雙重政權(一)
編輯:admin 時間:2024-09-05 05:18
1937年9月,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之后,在陜甘寧邊區境內的不少地方,存在著由邊區政府委派的縣長、政府工作人員和由國民黨陜西省政府委派的縣長、政府官員兩套政權班子。如延安、延長、延川、甘泉、鄜縣、安定等縣,就存在著這種雙重政權并存的局面。形成這種雙重政權并存的歷史原因,是原屬西北革命根據地的部分縣在1936年五六月間,被國民黨軍乘機侵占,國民黨當局在這里設置了政府機關;還有一些縣是西安事變發生后,由東北軍、第十七路軍和平移交給紅軍的。這些地方的國民黨政權機構,在邊區政府成立后,仍然在行使職權,各縣的國民黨縣長還大都建立了自己的保安隊。
陜甘寧邊區政府成立之后,為了團結抗日,對于國民黨縣級政權向人民政權及其軍民發起的尋釁摩擦一類的糾紛,采取了忍讓和克制的態度,允許他們暫時留在邊區境內。雙方在一些具體問題上也能協商解決。
1939年1月召開的國民黨五屆五中全會,確定了“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方針。之后,在陜甘寧邊區境內,由國民黨頑固派制造的反共摩擦現象不斷出現。3月6日,國民黨安定縣縣長田杰生以請客為名,非法綁劫了安定縣民主政權縣長薛蘭斌,蓄意制造摩擦事件。5月,田杰生指揮保安隊襲擊該縣楊家園則村八路軍駐地,打死打傷八路軍官兵數十人。陜西省第二行政區(駐綏德)專員何紹南,組織和煽動所謂“學聯會”人員,向八路軍警備司令部請愿,并公開張貼反動標語,圖謀迫使八路軍撤出綏德。9月,何紹南指使吳堡縣縣長黃若霖組織暗殺隊,殺害了八路軍三五九旅七一八團三營副營長尹才生。10月,何紹南又指令清澗縣縣長艾善甫組織哥老會碼頭和黑軍“政府”,并指使縣政府官員串通土匪,到處搶劫,破壞社會治安。在延川、延長、甘泉、鄜縣等地,也發生了國民黨縣政府挑起事端,制造摩擦的事件。1940年1月28日,國民黨鄜縣縣長蔣隆埏密令保安隊隊長韓振江、分隊長王子立,企圖暗殺八路軍駐鄜縣獨立團參謀長兼炮兵營營長匡裕民,暗殺未遂,韓振江等被抓獲。
在國共合作、共御外侮的歷史潮流中,陜甘寧邊區境內專吃“摩擦飯”的國民黨頑固分子,已經成為破壞國共合作抗戰,欺壓群眾的惡劣勢力。面對發生在邊區境內日益嚴重的摩擦釁端,中共中央和陜甘寧邊區黨委、陜甘寧邊區政府堅持嚴正的立場,對國民黨頑固派的挑釁、分裂活動,不作無原則的讓步,以鞏固抗日民主根據地。
來源:學習強國